山東天泰
我國遍布全國的小型造紙廠擔負著一半以上的紙張生產任務。這些廠大部分是用燒堿或硫化堿蒸煮稻草、麥稈、棉桿、蔗渣等農作物秸稈,以及蘆葦、竹子、龍須草等,將其中的木質素、果膠、多糖、物及礦物質等分離出去,得到纖維素和纖維,用于造紙。被分離掉的物質約占原料重量的40—50%,與蒸煮劑一起進入廢液,通常稱為黑液。由于黑液中含有活性堿和各種有機鈉鹽,如果排入江河湖泊,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;如果排入農田,會破壞土壤結構。小型廠的生產規模較小,若從廢液中回收堿,所需要的建設投資及經常操作費用都很多,回收率又低,經濟效益差。所以,絕大部分小型造紙廠的廢液都未經處理而排放,成為嚴重的環境污染源。